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是一所历史悠久、功能全面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以中医为主 ,综合医疗服务能力强 。对该医院的详细介绍 。
建立与发展
- 建立背景: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始建于1956年 ,最初称为京西矿区联合中医医院 ,位于大峪后街一所关帝庙内 ,由当时的石门营、三家店、龙泉务三家个体诊所组成 。
- 更名与发展:1978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 ,1987年迁入现址 ,1998年晋升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并在2013年顺利通过复审 。
重要成就
- 荣誉与称号:医院多次获得门头沟区文明创建先进单位 ,2017年被评为全国百强中医院 。
- 合作与交流:医院先后与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结成协作医院 ,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结为对口支援医院 。
临床科室
- 主要科室:医院设有骨伤科、脑病科、内分泌科、急诊科、外科、肛肠科、推拿科、皮肤科、眼科、针灸科、康复科、口腔科、治未病科、妇科、心肺科、肿瘤科、儿科、脾胃科、心血管内科、耳鼻喉科等20个临床科室 。
- 特色科室:骨伤科和内分泌科被批准为市级重点专科;骨伤科获得国家级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称号 。
医技科室
医院设有放射科、检验科、功能科等医技科室 ,配备有CT、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中药颗粒机等先进医疗设备 。
特色科室
- 骨伤科:以中医传统手法正骨、小夹板固定为特色 ,配合按摩、传统方药、针灸、拔罐、穴位贴敷、艾灸等治疗手段 。
- 脑病科:北京市 “十二五”重点专科 ,擅长治疗中风、眩晕、头疼、周围神经病等 。
- 内分泌科: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 ,是门头沟区的糖尿病防治中心 。
诊疗服务
医院开展多种中医非药物特色诊疗服务 ,如针灸、拔罐、穴位贴敷、中药塌渍等 ,同时还提供牵引、激光、中低频等理疗服务 。
医护人员构成
- 高级职称:医院现有在职职工414人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共有348人 ,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有1人 ,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有65人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有138人 。
- 专家团队:医院拥有北京中医管理局命名的 “薪火传承3+3工作室”2个、 “薪火传承3+3名家研究室”2个 ,第三批北京市中医药人才( “一二五”人才)培养计划川类人才2名 ,第四批北京市级中医师承指导老师1名 ,继承人3名 ,第五批全国中医师承继承人1名 ,首都群众喜爱的中青年名中医1名 ,门头沟区青年人才2名 。
招聘信息
医院常年招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包括外科医师、护理人员、中医外科、中医妇科、耳鼻喉科、中医眼科、急诊科医师、口腔科医师、超声科医师、放射科医师、儿科推拿技师、功能检查科技师等 。
地址与交通
-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新桥南大街3号 。
- 交通:医院附近有多条公交线路 ,如370路、929路、941路、961路、977快、977路、981路、992路、快速公交4线、运通101线等 ,均在双峪环岛西站下车 ,西行300米可达 。
南城院区
医院在南城设有分院 ,位于永定镇西街19号院 ,提供与总院相同医疗和医保定点资质的服务 。
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护理、教学、预防、康复于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以中医为主 ,综合医疗服务能力强 。医院历史悠久 ,科室设置齐全 ,特色科室突出 ,医护人员资质深厚 ,交通便利 ,是一所区域内重要的中医治疗机构 。
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建院初期(1956年-1978年)
- 成立背景:1956年 ,门头沟区中医医院的前身——京西矿区联合中医医院成立 ,最初由石门营、三家店、龙泉务三家个体诊所合并而成 ,位于大峪后街一所关帝庙内 。
- 初期发展:医院成立时有职工35人 ,病床16张 ,拥有杨润芳、杨恩海、杨凤翔等一批有名望的老中医 ,他们在北京中医界享有 “三杨开泰”之美誉 。
名称变更与迁址(1978年-1997年)
- 名称变更:1978年 ,医院正式更名为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 。
- 迁址与扩建:1987年 ,医院迁入现址 ,并于1997年建成门诊楼和病房楼 ,总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 ,结束了平房诊疗的历史 。
二甲评审与现代化发展(1998年至今)
- 二甲评审:1998年 ,医院通过二甲评审 ,晋升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
- 现代化发展:近年来 ,医院不断加强专科建设 ,骨伤科和内分泌科被批准为市级重点专科 ,骨伤科还获得了国家级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称号 。医院还积极开展安宁疗护服务 ,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
近期发展与成就(2024年-2025年)
- 管理与运营:2025年1月 ,医院召开了第七届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 ,全面回顾了2024年的工作 ,并对2025年进行了总体部署 ,强调以党建为引领 ,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
- 教育培训:2024年5月 ,医院成功举办了 “京西肝胆脾胃病基层培训班” ,旨在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 ,传承和发扬老中医药专家的临床经验 。
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是一家以中医为主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集医疗、护理、教学、预防、康复于一体 。医院始建于1956年 ,是北京市建院最早的区级中医院 。医院的主要科室和特色专科介绍:
主要科室
1. 骨伤科:
- 特色:市级重点专科 ,国家级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 。
- 治疗项目:运用中药、针灸、理疗、康复、手法、针刀等手段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桡骨远端骨折等疾病 。
2. 脑病科:
- 特色:北京市 “十二五”重点专科 ,国家级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 。
- 治疗项目: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眩晕、面瘫等疾病 ,采用中药、针灸、理疗、康复等综合疗法 。
3. 内分泌科:
- 特色:北京市 “十四五”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培育类) ,门头沟区糖尿病防治中心 。
- 治疗项目: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肥胖病等代谢性疾病 。
4. 外科:
- 特色:设有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 。
- 治疗项目:动物咬伤处置、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手术治疗 。
5. 针灸科:
- 特色:医院特色科室之一 ,传统针灸为主要治疗手段 。
- 治疗项目:电针、小针刀、火针、艾灸、拔罐、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治疗方法 。
6. 康复科:
- 特色:综合康复治疗 。
- 治疗项目:中风后遗症、脑外伤后遗症、骨伤康复等 。
特色专科
1. 肛肠科:
- 特色:北京市重点中医专科 。
- 治疗项目: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疾病 ,如痔疮、肛裂、肛瘘等 。
2. 皮肤科:
- 特色:中医皮肤病治疗 。
- 治疗项目:湿疹、荨麻疹、银屑病等皮肤病的中药内服和外用治疗 。
3. 妇科:
- 特色:中医妇科治疗 。
- 治疗项目: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的中药调理和针灸治疗 。
4. 治未病科:
- 特色:中医预防保健 。
- 治疗项目:中医体质辨识、健康指导、亚健康调理等 。
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是一家历史悠久、功能全面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拥有强大的专家团队和较高的医疗水平 。对该医院的专家团队和医疗水平的详细评估:
专家团队
- 赵雪梅:副主任医师 ,擅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及脑梗塞后遗症、冠心病、胃炎、胃溃疡、肠炎、消化不良、胃食道反流性疾病等 。
- 王京奇:知名专家 ,擅长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便秘等消化疾病的诊治 ,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失眠、心悸、咳嗽、肾炎、肾结石、湿疹等有丰富的诊疗经验 。
- 潘满立:主任医师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慢性肾脏病、泌尿系感染、内分泌失调、更年期、甲状腺结节、失眠症、心脑血管病等 。
- 秦艳:副主任医师 ,擅长运用中医中药及中医特色疗法治疗湿疹、荨麻疹、痤疮、银屑病、带状疱疹、手足癣、瘙痒性皮肤病、各种皮炎等皮肤科常见病及皮肤顽疾 。
- 孙玉忠:副主任医师 ,擅长骨伤科急慢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尤其擅长对四肢骨折进行手法治疗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性关节病的保守治疗 。
- 栗国强:副主任医师 ,擅长四肢骨折、关节脱位及软组织损伤的手法治疗 ,运用小针刀治疗关节疼痛、筋膜炎等病 。
- 王海峰:主任医师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 ,对一些危急重症及疑难杂症的治疗也有独到见解 。
医疗水平
- 重点专科:骨伤科和内分泌科被批准为市级重点专科 ,骨伤科获得国家级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称号 。
- 特色制剂:医院的活血痹痛膏已获国家专利 。
- 合作交流:医院与多家知名医疗机构建立了协作关系 ,包括北京中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等 。
- 荣誉认可:门头沟中医院不仅是医保定点机构 ,还获得了 “老年友善医院”等荣誉 。